2018年,奧地利回公司“PET to PET Recycling Österreich GmbH”在PET瓶回收再造產能方面錄得9%的增長。
隨著市場對再生材料的需求不斷增長,對PET回收生產線產能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PET2PET采用了制造商Starlinger的回收技術,在2018年回收再造了約10億個或25,400噸PET瓶,相比去年同比增長了20%。
國內五大飲料生產商共同經營該工場,旨在從本土搜集回收再生材料,實現PET瓶的重復再利用。
對于奧地利品牌商而言,“循環經濟”不僅是一個流行語:奧地利國內PET瓶平均已經包含30-50%的再生材料。Vöslauer甚至列出了每瓶礦泉水約60%的可再生材料含量,并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實現100%可再生材料使用。
自2010年以來,PET to PET運營的是Starlinger回收生產線的recoSTAR PET 125 HC iV +機型。利用該生產線,將預切割、洗滌和分選后的薄片加工成高質量的再造顆粒。
“憑借Starlinger的技術,我們選擇的是安全的生產方法,確保根據先進先出原則對材料進行徹底凈化,”PET to PET的董事總監Christian Strasser表示。“在這方面,我們的客戶,尤其是可口可樂公司的嚴格要求,成為我們購買生產線的重大考量因素。”
此外,Starlinger和PET to PET相距僅約30英里,地理位置如此接近,也成為一大考量,因為這樣就能夠實現短期備件交付和快速技術援助。
塑料回收正處于蓬勃發展期,尤其是因為歐盟雄心勃勃的回收目標 — 循環經濟方案規定到2025年回收率要達到50%。去年,對再生材料的需求不斷增長促使PET to PET對Starlinger回收技術提出升級要求,以實現增加回收線產能的需求。
客戶也堅信與Starlinger的專家合作,可以實現更高的生產能力。通過詳細的分析,他們共同確定了某些可潛在提高性能的領域?;谶@一分析,Starlinger編制了一個升級套件,并將分幾個階段中集成到生產線中。升級涉及許多工藝步驟,例如干燥、擠出、過濾和能量回收等。
“改造完成后,在保持穩定質量和恒定IV的前提下,生產線的產量增加了20%。”Starlinger回收技術工藝工程主管Christian Lovranich表示。“通過將能源回收能力提升一倍,我們不僅提高了生產線的生產效率,也提高了能源效率。”
PET to PET的成功升級顯示,即便經過多年的可靠運行,回收生產線仍能夠實現性能提升。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