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機械網 市場速覽】在供應趨緊和補貨需求強勁的背景下,中國國內石化市場節后強勁上漲。
10月13日,ICIS中國石化指數較9月底上漲2.9%,至939.94點,創下4月以來高紀錄。
該指數是以選定的本地市場17種主要化工產品的加權平均價格為基礎的。
10月1日至8日,中國中秋和國慶假期過后,強勁的需求推高了苯乙烯類產品的價格,同時港口庫存也在下降。
由于國內市場供應更便宜,預計10月至11月進口量將在薄利的情況下下滑。
貿易商和終用戶強勁認購將繼續降低港口庫存。
對一些人來說,進口量減少導致的供應緊張推高了國內價格。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在庫存緊張的情況下,供應短缺;雙酚A(BPA)的進口供應受到韓國一家工廠持續停機檢修的影響。
BPA的下游買家推遲了購買,導致節后需求激增。
苯酚方面,強勁的需求推動了市場,浙江石化的裝置遲遲沒有重啟,導致供應受限。
在2-乙基己醇(2-EH)、丙烯酸和酯類市場,預計供應將會受到工廠計劃中的停機檢修的影響。
環氧丙烷(PO)等產品,盡管供應充足,但強勁的需求推高了價格。
乙二醇價格飆升,原因是進口量減少和終端需求好轉,長假后聚酯產業鏈庫存下降就表明了這一點。
自10月9日恢復交易以來,中國石化期貨價格上漲,這提振了聚乙烯(PE)、聚丙烯(PP)和甲醇市場的人氣。
10月12日,聚酯短纖維期貨合約價大漲8%,創下鄭州商品交易所交易首日的大日跌幅。這反過來又提振了上游的單乙二醇(MEG)市場。
業內人士預計,整個10月,商品期貨市場交易普遍將保持活躍。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