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機械網 科技創新】注塑裝備已經有一百多年發展歷史,屬于比較傳統行業.在過去的時間里,國外注塑機企業一直處于主導地位,占據市場主要份額。近年來,隨著國內制造業的快速發展和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國內注塑機企業意識到依賴國外技術的局限性。為了打破國外技術的壟斷,提升國內注塑機行業的整體實力,德庫瑪加大研發投入,基于物理第一性原理進行原始創新,取得多項技術突破,為注塑機行業持續發展提供有效借鑒。

DKM
四大“分離”技術創新
注和塑分離
德庫瑪分析業內發展最成熟,最經典的雙缸注塑成型結構,這個結構由于自動化程度高,制造、安裝、簡單,已經成為業內最多采用的結構。經研究,我們發現其每個循環周期,在射出過程,把熔膠系統(液壓驅動的采用液壓馬達,電驅動的采用伺服電機,有的帶減速器或皮帶輪)。如何進一步提升射出反應速度和停止位置精度就成為瓶頸,創新設計可以采用注和塑分離結構,通過中間花鍵和花鍵套,實現塑化系統固定不動,從而大大提升設備的反應速度和位置停止精度,應用該結構的德庫瑪注塑機,反應速度提升一倍。

低慣量結構

曲線對標效果
射出與保壓分離
眾所周知,在大部分成型填充過程,熔融膠料在
模具型腔沒有充分填滿情況下,較低射出壓力只需克服流道和模具型腔內空氣等阻力,當模具型腔填充滿后;較高射出壓力需要克服產品冷卻收縮以及達到產品表面質量要求,所以實際在整個充填過程,需要射出油缸的壓力是兩個階段,如果設備采用上述高等學校輕工專業教材《塑料機械設計》經典結構,那么其射出油缸直徑大小必須依據最大射出力設計,也就是在充填的射出時是浪費壓力,在保壓時浪費速度,經典一次射出過程壓力曲線如下(該曲線采集自48腔PET瓶胚射出過程):

壓力曲線圖
如何從“物理學第一性原理”進行研發,突破傳統經典結構;經研究,我們會發現在傳統雙缸注射裝置和雙階式注射裝置都可以實現充填過程的射出與保壓分離。
1/在傳統雙缸射出油缸上實現射出與保壓分離

結構原理圖
在標準雙缸低慣量機器上經過上述創新優化后,發現原來很難在雙缸機器上成型,只有單缸機才能才能成型的超薄制品,例如一次性快餐盒(測試選的是一出十二500ML快餐盒)和奶茶杯(測試選的是一出八700ML奶茶杯)都可以成型。

實物機器圖
2/在雙階式注射裝置實現射出與保壓分離
”
雙階注射,當前業內基本采用塑化階和填充階分離,螺桿實現塑化,柱塞實現填充(射出加保壓),中間增加轉閥作為動作切換。如果應用于飲用PET行業,由于射出活塞前端物料先進后出,會導致物料滯留,從而導致AA值升高,同時轉閥與空氣接觸,極大增加漏膠風險。經研究,我們會發現螺桿在塑化同時,增加一定的保壓動作(按照DKM設計,預留1D的射膠行程)作為保壓,射出可以根據實際制品和模具,適當降低活塞直徑,同時為了徹底解決先進后出問題,每一次把射出活塞前端物料排完,我們研究采用機鉸結構,有效利用機鉸運動終點固定和自鎖功能,可以有效防止在完成射出動作后,保壓時物料反流現象,最終實現射出與保壓分離。

射出與保壓分離 3D模型

雙階技術
射出與保壓分離實物效果
松退和射出分離
在液壓單缸機領域,由于單缸機構油缸中心受力,不存在多個油缸油壓阻力不平衡問題,所以適合做高速機;按照射出油缸是否進行螺旋運動,業內有兩種不同的技術路線:一種采用射出油缸螺旋密封,該技術路線存在加工、裝配和液壓密封困難問題,業內為了不影響機器長期使用,在油缸活塞處從一道密封,依次增加到兩道密封,甚至五道來密封延長設備使用時間。第二種路線采用射出活塞往復運動(不進行螺旋運動),該結構在原理上避免螺旋密封引起的問題,但是存在內部油缸多重嵌套,成本比較貴;針對第二種結構,如何從“物理學第一性原理”進行研發,突破傳統經典結構缺點;經研究,我們會發現通過把松退和射出分離,可以有效降低油缸嵌套的復雜結構(一個活塞同時實現松退和射出動作),并進一步通過引入低慣量理念,可以實現單缸機所優點同時,可以有效避免機構成本高,壽命低,密封容易漏油等原理性問題。

傳統單缸機結構

應用低慣量結構
移模與鎖模分離
在中小型機合模機構,無論是液壓機還是電動機,均采用機鉸機構,該機構由于運動曲線穩定,通過機鉸機構的放大,有效放大油缸或絲桿的推力,達到幾十甚至幾百噸合模力,從而成為經典的合模機構。如果采購該機構應用于潔凈度要求高的醫療,精密電子,光學等行業,就會因為機鉸需要連續的潤滑而無法做到潔凈成型。
針對這一問題,業內也有采用液壓直鎖等方案,如果直接采用大型液壓缸直鎖,會導致液壓油充填能耗增加,針對此要求,業內也有采用四根拉桿直拉方案。

四根拉桿直拉移模方案
該結構由于在實現在拉桿內部進行移模和鎖模,所以結構復雜,加工難度大,如何從“物理學第一性原理”進行研發,突破傳統經典結構;經研究,我們會發現通過把移模和鎖模分離,移模采用絲桿機構,實現快速和精密移動;合模采用拉桿上的油缸結構;為了有效避免液壓油大量的充放,我們采用等面積油缸結構,在活塞中心設計快速滑閥來實現兩邊液壓油的充放,從而實現精密潔凈的注塑成型。

移模與鎖模分離結構
綜上各類注塑成型結構的創新,都是在回歸注塑成型本質需求,也就是從“物理學第一性原理”進行研發,并對結構進行不斷驗證和優化,最終滿足通用設備和各類專用領域設備的需求。
DKM
我國注塑制造行業正不斷朝著智能化、生態化方向快速發展。德庫瑪注塑機在節能方面的創新改革,推動了注塑機行業向綠色制造方向的發展,為實現制造業的可持續發展做出了貢獻。為廣大客戶行業提供更高質量、高精度、高效能的產品和專業解決方案,并助力我國注塑機行業向低碳綠色發展不斷邁進。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