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委書記黃坤明主持召開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發展座談會。省委副書記、省長王偉中,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孟凡利,省領導張虎、王曦、馮忠華、郭永航、張國智、王勝,有關地市主要負責同志,省委有關部委、省直有關單位、中直駐粵有關單位主要負責同志,有關科研機構、高校負責人等代表參加會議。
在此次座談會上,來自華為、月之暗面、兔展智能、小馬智行、智譜華章、元象科技以及騰訊機器人實驗室、昊志機電、逐際動力、匯川技術、普渡科技、庫卡機器人、拓斯達等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前沿科創企業的代表分別發言,從不同角度介紹行業發展現狀和企業研發經營的新進展新突破,深入分析研判產業趨勢走向,并重點圍繞廣東集聚發展相關產業談認識、說體會、提建議。
拓斯達董事長兼總裁吳豐禮與與會領導及企業代表共同探討人工智能賦能工業場景的實踐路徑,探索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新方向。
數據是人工智能發展的“燃料”
具身智能被譽為是邁向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一步,引發新一輪的技術浪潮,是智能制造的未來方向。吳豐禮在會上表示,“數據是人工智能發展的‘燃料’。”
他指出,具身智能要在商業應用場景成功落地,必須先在結構化、可控的工業領域進行充分測試和驗證,不斷積累數據和迭代算法,才能實現智能化。在這一過程中,適配的訓練場景是大模型廠商的稀缺資源。拓斯達憑借近20年在制造業領域積累的豐富工業場景數據,成為AI大模型訓練的重要合作伙伴。
他希望基于企業【多年來的自有場景積累】,通過規范數據采集、存儲與管理流程,打造高質量數據庫,為算法和算力提供有力支撐,最終“反哺”制造領域。
公司持續與頭部公司就底層控制和AI
工業機器人、具身智能關鍵技術進一步深入合作,優化與AI深度融合的新一代X5機器人運動控制平臺,并持續強化AI大模型訓練能力。同時,積極構建面向工業具身智能機器人應用的“云-邊-端”協同體系,加速具身智能技術在工業場景中落地,提升機器人的智能化水平與場景適應性。
人工智能,讓機器人使用更簡單
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正通過機器人打破虛擬世界與物理世界的界限,重塑制造業的格局。為推動具身智能在工業場景中的廣泛應用,拓斯達研發團隊致力于構建大模型與“小腦”之間的專屬模型,加強IT(信息技術)與OT(運營技術)的深度融合,實現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的無縫連接。
在這基礎上,基于云邊端架構的 AI 大模型與機器人技術的融合已在多個工業場景實現應用落地,首批成果已在無序分揀、碼垛、拆垛等場景中進行驗證和應用。
目前,研發團隊正在驗證更靈活、更智能的雙臂機器人,同時積極探索人形機器人在多樣化場景中的應用。這些機器人將憑借強大的AI能力與精準操作,高效完成復雜任務,實現與人類的無縫協作。
未來,拓斯達將繼續堅持“讓工業制造更美好”的企業使命,以“十年磨一劍”的定力深耕智能制造,加大在智能制造領域的創新投入,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的質量與水平。同時依托廣東豐富的工業場景和產業鏈優勢,探索人工智能+機器人融合新路徑,推動廣東經濟高質量發展。
TOPSTAR
拓斯達堅持“讓工業制造更美好”的企業使命,秉承“成為全球領先的智能裝備服務商”的愿景,通過以工業機器人、五軸聯動數控機床、注塑機為核心的智能裝備,以及控制、伺服、視覺三大核心技術,打造以核心技術驅動的智能硬件平臺,為制造企業提供智能工廠整體解決方案。
撰稿 | 徐靜瑜 黃子欣
審校 | 劉京京 旭瑤
圖片來源 | 廣東新聞聯播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